只有让下一代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行各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新一轮提速增量、跨界融合的发展。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大健康产业有望突破10万亿市场规模。当中国迈入“大健康时代”,如何让更多人受益,让健康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月23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2017健康中国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论坛以“看得见的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政、产、学、研以及公益组织的重量级嘉宾,聚焦视力、听力健康,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廖文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专家组专家、科技部863项目专家库专家刘延淮,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所长胡爱莲,甘肃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李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陶茂萱,中共中央党校财务行政管理局原局长范京尔,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李璟,中国声学学会理事、全国电声学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教授沈勇,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华,
西北师范大学信息中心主任赵鸿章,乐视控股副总裁姚文光,常州市友晟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丽君出席论坛。
中国开启“健康+”时代
“最重要的事往往最容易忽略,比如看不见的空气,比如我们的健康。”主办方代表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在致辞中表示,举办此次峰会正是希望大家不要忽略最重要的事,希望在不断的努力实践中,让健康中国的脚步走得更快一些,让看得见的未来来得更早一些。
图为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发表主办方致辞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在致辞中呼吁各方共同关注视力、听力健康问题,一同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健康中国拥有看得见的未来。
图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郭长江致辞
“如果说健康中国是一个宏伟的金字塔,那么青少年的健康就是金字塔的根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廖文科在致辞中表示,只有让下一代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围绕“健康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发表了主题演讲。她认为,过去健康红利推动经济发展,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健康赤字,经济的增长只是手段,我们最后一切目的是为了健康,“健康+”的时代正在开启。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所长胡爱莲则在主题演讲中提到,2006年国家调查显示,我国有视力障碍需要康复的患者有两千多万,所以我们真的很期待有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我们在不断加强对眼健康的倡导,希望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发现眼疾,怎么预防眼疾。
常州市友晟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丽君则从目前青少年视力、听力健康的普遍状况出发,讲述了企业在大健康时代的思考。她认为,真正的创新在于跨界、融合与应用。现在,视听健康问题日趋低龄化,它并不是偶然,“我们希望通过整合光学和声学的专业精神,用国际化的技术标准,用敬业的态度,为青少年制定一份健康的产品。”
探索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目前国内的视听现状、解决方案以及国民健康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