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10最具责任感企业”颁奖典礼

  2017-04-07 13:50:59

聚焦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责任。

图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全景照片

聚焦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责任

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启动

2010113日上午,由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周刊》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正式启动。

在活动启动论坛上,围绕“从增长到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责任”的主题,商务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姚坚、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中华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郭军、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社长刘小青等来自中国政府、媒体、公共组织的领导出席就各自领域与数十家中外企业展开充分对话,为公众奉献了一场思维盛宴。

企业责任:塑造社会未来面貌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思维模式使得许多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环境破坏、资源瓶颈、劳资冲突、海外围堵……人们开始思考,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能否持续?中国的经济发展如何真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面对这样的问题,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种全会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破解之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践行才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协调?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社长刘小青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社会协调相互关系、处理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一套成熟方法,社会责任在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只有每个企业不忘忧患,胸怀责任,才有助于实现宏观发展方式从量到质的转变。”

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奇迹”的同时,中国企业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对外投资合作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国际上也有观点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缺乏对当地的社会责任的应对战略,这影响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制约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长远发展。

商务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姚坚以事实对此进行了说明,通过开展属地化经营,中国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培养大批当地人才,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对外投资企业依法经营,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质量,维护劳工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欢迎。但同时,姚坚也强调,尽管这些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海外责任依然任重而道远。

责任智慧:迈向生态文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中国下一个五年发展的关键议题,更是中国在世界气候变化舞台上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方面。当我们迎来一个绿色文明的时代,如何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企业作为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的主体,是否能在生产经营中严格履行低碳责任关系到了中国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实现。

对此,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表示,为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敦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部近日将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要求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等16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

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履行,中国企业在履行低碳责任、推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十一五”将尽之时,还是有一些企业在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下采取了关停并转、拉闸限电等急功近利手段。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谈到,作为企业来看,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一定光是一个负担,这个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这块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孙翠华强调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将从政策体制等宏观层面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更好的条件、给予更多的支持:“中国已经启动重点行业典型产品及重点减排项目低碳认证制度研究,很快将出台《中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公众使用低碳产品,激励企业产品结构升级,从消费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责任关怀:助力“民富”的实现

发展方式转变是一次从“国强”到“民富”的人性化跨越,对劳动者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关怀将助力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人性化转变。

中华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郭军强调了构架和谐劳资关系在实现“藏富于民”过程中的重要性:“理想的劳动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劳资双赢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而这就要求劳动关系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合理。”郭军认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根本利益的其中一种解决方案和根本举措就是企业民主管理,所有企业不分所有制关系都要实行民主管理,都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就需要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入手,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众多以垄断著称的中央企业也自然成为这项改革的焦点。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表示,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将积极进行,‘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中的主要矛盾劳动激励不足问题将受到关注,而且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将有突破。

责任两难:从创新中突围

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经济界的必修课。今天,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进程中,中国企业往往面临诸般“两难”选择,究竟如何权衡?还要看企业的发展阶段和选择判断。

经商:先做好公司还是做好事?企业尽责:高调还是低调?善款交给公募基金会还是非公募基金会?在现实中有着微妙的辩证关联。

节能减排:外部压力还是内部动力?贸易保护主义:危机?还是契机?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应该是融入当地文化?还是输出中国文化?海外发展:经济责任为先还是政治责任挂帅?对“走出去”的企业是一道新的考题。

赢,到底应该尊重商业规则还是应该挑战商业规则?新生代员工:是包袱还是财富?在企业实践中也不乏争议。

对此,来自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五矿集团公司、南车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建设银行、平安集团、联想集团、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法国电力集团、港华集团等企业的社会责任负责人展开了讨论,根据自身的实践提出了统筹兼顾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模式。未来,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只有在创新中突破“两难”,不断深入发展。

责任论坛:孜孜以求的先行者

与社会诉求呼应,与企业发展同行,中国社会责任浪潮方兴未艾。现代商业文明在一个特殊历史节点,在这片东方土地上激荡、萌动。

中国新闻社及旗下《中国新闻周刊》以新闻人的敏锐和社会责任,率先在中国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各方携手投身这一时代潮流之中。

六年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集合起政府有关部委的支持、诸多企业的参与、研究机构的视野、主流媒体传播,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先行者的作用。

以责任的力量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持续六年、不断扩大影响力的根本缘由,也是中国企业社会建设源源不断的动力。